当前位置: 欢迎页 >> 研究生培养 >> 学科介绍 >> 土木学硕 >> 正文
土木学硕
0814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介绍
发布时间:2023-03-06

一、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学科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进站博士后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20余人;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近400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智能建造、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人工环境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并形成了城市更新岩土工程、绿色建造与清洁能源、城市防灾减灾与智慧应急等特色学科方向。

二、学科就业前景

学科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企业横向课题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毕业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主要从事本学科领域工程前沿的科研、设计和信息化管控及建设工作。研究生就业率98%以上,毕业生因具有良好的解决本领域前沿技术难题及综合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导师队伍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41人(博导6人),45岁以下占65.3%,博士学位占96%;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术梯队建设合理,并形成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已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各类企业课题近千项。

     

四、科研方向与成果

1.研究领域范围广、综合科研实力强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现有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智能建造、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管理六个二级学科。目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所属全部六个二级学科研究领域。

2.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科研团队在土木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及矿山工程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点工程数百项。在大型岩石工程、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高边坡与松散介质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开挖诱发地质灾害评价及其控制技术、建筑结构及其灾害评价、工程抗震设计、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建筑节能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学科拥有住建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基地及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正在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许多重大课题研究,开展智能建造、城市更新岩土工程、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智慧辨识及预警、海绵城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在老矿区开发利用、灾害治理与生态重构、智能建造及建筑综合能效控制、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等领域都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和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奖近百项,北京市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成果奖二项,编写行业标准10余项,出版专编著及教材数近百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千篇;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重大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科研与培养环境

1.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学科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和各类企业工程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通过产、学、研、用的基地建设,为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的一线科研、设计和建设单位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工程实际,以学术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发现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选题重视与土木工程设计和前沿研究领域的生产实际问题相结合,全方位强化研究生的实战能力与学术水平训练;提升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2.科研软硬条件优良

学科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唯一的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岩土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各类科研设备总值8000多万元。在工程物理模拟,工程检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与分析、清洁能源、灾害预警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理论分析及数值软件。

六、学科带头人

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孙世国,博士后,教授/博导。

学术兼职:国家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国家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组成员;全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立体绿化与生态园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

在40年的工作中,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创新人才项目、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北京市拔尖人才等各类课题100多项。在城市更新岩土工程规划设计、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深基础与地下工程、滑坡与泥石流大数据智能辨识方法、地铁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检测和诊断技术、与矿山突水智能预警及防控技术、地下开挖对山体稳定性影响、矿山复合开采诱发覆岩破坏及其对环境安全影响、冲击地压、隧道及边坡等岩土工程新型加固与全寿命周期智能监测一体化技术、灾害智慧辨识与天地空三维智能监测及预警、城市风险评估及矿山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1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申请国家专利32项、其中发明23项。出版专编著5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土力学地基基础”等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指导毕业研究生100余人;先后获得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科咨询联系方式:010-88801551

张迪老师:010-88802383

电子邮件:jzzsb@ncut.edu.cn

网址:http://civil.ncut.edu.cn/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新ICP备07500204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联系电话:010-8880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