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欢迎页 >> 研究生培养 >> 学科介绍 >> 土木学硕 >> 正文
土木学硕
081402 结构工程
发布时间:2023-03-05

一、学科简介

“结构工程”硕士点于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随着我国各项工程建设的发展,建筑结构向高大、体型复杂、多功能等综合性方向发展,形成了造型、空间、功能等多方面高要求的复杂结构形式。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体系、新施工方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出现了以新型材料为基础的新型结构形式和各种复杂建筑结构的力学问题,因此需要研究相应的计算理论和安全评价方法。本学科主要注重研究结构参数化模型的建立以及主要参数对结构静、动力性能的影响;从静力拓展到抗震和抗风的动力问题,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仿真分析等。

结构工程二级学科长期紧密结合国内建筑结构工程研究前沿和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以服务北京,服务全国建筑行业为宗旨,实际应用为导向,把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目标和特色,及时发现、解决实际工程存在的技术难题。该方向的导师队伍理论基础,并均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该方向硕士研究生所完成的硕士论文题目均为与实际工程项目相关的课题,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就业前景

本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等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类企业合作横向课题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毕业生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大多进入本学科领域工程建设前沿的科研、设计和施工单位工作。近几年我校的结构工程方向的研究生持续供不应求,连续几年为北京城建集团、北京住总集团、中国建筑一局集团等各大建筑企业的一线输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含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0%。该学科研究生毕业后统一授予“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三、导师队伍

学科团队以高建岭教授和张燕坤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现有硕士导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

高建岭教授,工学博士,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科研与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为:结构力学;结构抗火;地源热泵。近五年主持北京市科委项目2项;参与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一项;主持横向课题5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

张燕坤教授,工学博士,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方向的教学、科研以及工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组合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先后主持完成了“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受力性能的研究”(北京自然基金)、“混合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北京优秀人才培养项目)以及其它各类纵向课题以及实际工程结构设计项目二十余项,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辉教授,工学博士,长期从事结构工程方向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了深圳地铁、天津地铁、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崇启大桥、闵浦大桥、国家体育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海上风电关键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化生产与制备新技术、大跨度钢桥疲劳与稳定、地下工程风险评估。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及企事业横向课题20余项。迄今发表论文40余篇, 其中SCI及EI检索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专著2部。

李悦副教授,工学博士,长期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方向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结构与桥梁工程、工程构筑物抗震与防灾减灾、桥梁结构防灾与减灾、复杂工程结构力学特性分析、构筑物检测与加固技术。先后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一等)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交通运输部西部课题2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完成横向课题多项。迄今发表论文64篇, 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29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制《公路结构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桥梁嵌入式盆式支座》等行业规范。获得天津市、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

何世钦副教授,工学博士,长期从事结构工程方向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堆石混凝土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化生产与制备新技术、绿色低碳混凝土及3D打印、海上风电基础关键技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先后主持及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及企事业横向课题20余项。迄今发表论文60余篇, 其中SCI及EI检索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出版专著1部。

四、科研方向与成果

近五年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以及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 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在复杂结构设计、复式钢管混凝土结构、新材料、以及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石化建筑结构火灾安全评估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中2011年本学科方向研究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火性能;

2)钢结构防火性能化设计;

3)石化建筑安全性能分析;

4)钢结构超薄型涂料抗火性能;

5)BIM协同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6)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应用分析

7)复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8)结构抗震与减灾技术;

9)高性能混凝土智能化制备技术

10)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研究

11)绿色低碳混凝土及3D打印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新ICP备07500204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号  联系电话:010-88803279